引导孩子讲话时礼貌、自信

  1. 专注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

    • 当孩子和你说话时,你要平视看着孩子的眼睛。为了达到平视,你可以弯下腰来,或者蹲下来,有时可以偶尔扫视孩子身体表现。

    • 如果孩子不看着你的眼睛或者面部,可以在孩子说完话后,提醒孩子:“宝贝,刚才你在和妈妈说话时,我发现你的身体在随意乱动,这些动作都是多余的,一定要站好(坐好),这样才是好孩子,你愿意做爸爸妈妈或者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吗?”

  2. 用耳朵仔细听对方的声音

    • 孩子的听力专注同样需要家长耐心且持久进行培养,因为听觉捕捉外部环境的声源极为敏感,很多孩子在听对方说话时,极易受到无关声音的干扰,造成倾听对方说话的过程中漏掉一部分信息。

    • 为了验证这点,你可以和孩子时候,有意去验证一番。比如你说完一句话,问孩子:“妈妈刚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,你能原样重复出来吗?”“刚才我说到哪了?可以提示我一下吗?”

    • 如果孩子能清晰而准确地描述说出你刚才说的话,说明孩子耳朵听觉专注保持的不错。但如果孩子说不清道不明,就需要进行听力专注的引导了。比如说:“宝贝,一个好孩子在倾听别人说话时,一定要用你的耳朵仔细听,及时抓住对方每一句话,并快速理解是什么意思,这可是对人有礼貌的表现呢!”

  3. 面带着微笑与人交流

    • 如果家长能面带微笑听孩子说话,这会让孩子在说话时处于非常放松的心情。当然,面带微笑倾听孩子说话时,会给孩子留下一个最佳的礼貌形像。

    • 当孩子听你说话时,家长就可以提前告诉孩子:“宝贝,你在说话时是否注意妈妈是带着微笑的?这说明妈妈是带着好心情倾听你说话的。你和别人说话也要这样,微笑可以让人和你说话保持快乐的心情,也是有修养,有好气质的表现。”

  4. 与人交流时保持好体态

    • 好的体态简单点说,就是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。在很多家庭里,大人之间说话举止体态过于随意,包括和孩子说话时也一样。如果孩子偶尔看到你懒懒散散地倾听他说话,可能并不会想到什么,时间长了,孩子会认为你不愿意听他说话。

    • 所以,家长在倾听孩子说话时,良好的体态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,让孩子处于放松的情绪,保持愉快的心情说出自己的心里话。

  5. 告诫孩子不要随意打断别人正说的话

    • 对于小孩子来讲,常常会耐不住性子急于打断别人正在说的话。遇到这样的情形,换了谁被打断可能都会有隐隐的不快。遇有这样的情形,如果别人正在和你说话,当孩子插嘴时,你不妨和对方诚恳地说:“对不起,我儿子有话要说,请他先说好吗?事后我会给孩子立规矩,一定不能随意打断别正说的话。”

    • 当孩子说完事后,你可以及时告诫孩子:“刚才你插话打断我和阿姨的谈话,这属于非常不礼貌的行为!好孩子都愿意学会等待,当别人说完后,你才能说。请跟妈妈重复一遍:好孩子绝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!”

因孩子存在个体差异,以上内容并不能适用所有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