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孩子协调能力的9个游戏
手的训练
-
搭积木训练
-
目的:训练孩子双手操作物品的能力和手指的灵活性,发展孩子的空间能力和搭物体的能力,对孩子的观察能力及平衡能力也有很好的锻炼。
-
方法:家长让孩子坐好,在孩子面前摆放4~5块小积木,家长要先给孩子搭积木示范,然后鼓励孩子做搭积木的训练。要求孩子尽可能搭的高一点,平稳一些。
-
搭三层塔
-
目的:锻炼孩子手、眼、脑的协调。
-
方法:在以往练习的基础上,孩子知道了积木是可以摞起来放的,孩子的手指也能够有意识地做出拿起来放下的动作,但是在搭放积木的时候,还不懂怎么才能放的稳,不掉下来,父母在旁边要耐心地做示范,告诉孩子要注意对齐,指导孩子重新再来。当孩子摞上一块积木以后,家长一面要夸奖孩子,一面帮助孩子将两块积木对齐,然后鼓励孩子再放一个。
-
串项链
-
目的:训练手指的小肌肉运动,增加灵活性。
-
方法:爸爸妈妈可以一手捏住一根线绳,一手拿着算盘珠或其他带眼的玩具,先做示范给孩子看。让孩子看到你的双手,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是什么。准备做什么,然后慢慢地将细绳的一端轻轻插入算盘珠或带孔玩具中央的小孔中,再慢慢地将细绳从小孔中抽出来,然后牵着小绳的两端和孩子一起抢着玩,以激起孩子对这种因果关系的专注和思考。随后家长可以把着孩子的小手,让孩子自己试一试。当然要从如何捏拉小线绳开始,如何对准中央小孔人手,在穿珠子的同时,父母要不停地示范。叫孩子反复练习。
四肢的训练
-
开倒车
-
目的:让孩子脚与手协调发展。
-
方法:在孩子面前放一个拖动式的玩具,如拖拉小鸭等,让孩子看着玩具拉动,这样就必须后退才行。这时,要鼓励孩子,同时要在孩子身后跟着保护他,以免摔倒。多练习,孩子就能开倒车,学会倒着走路了。
-
更上一层楼
-
目的:培养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。
-
方法:把孩子喜欢的玩具放在他不能轻意够着的地方,鼓励他自己想办法去取,孩子很愿意做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,他会想尽一切办法登高取玩具。首先,他会去找小凳子,自己扶着凳子爬到桌子上,然后取下玩具。这种方法对锻炼孩子的体质很有好处,但大人一定要注孩子的安全。
-
学踢足球
-
目的:培养孩子脚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。
-
方法:先朝一个大目标踢球,如把球踢到墙上。时间长了,再跑动踢球。把球慢慢滚着,让孩子从远处跑着把这个球踢给爸爸或妈妈。在跑动踢球时,爸爸或妈妈先示范。当然,下肢孩子力量小,球踢得不远,但要鼓励孩子踢得好。
-
学拍球
-
目的:训练孩子的上肢力量。
-
方法:大人与孩子每人手里拿一只皮球,和孩子一块儿拍球,一边拍,一边数数。这样就能使孩子的上肢得到很好的锻炼。
-
定向骑车
- 在地上画两条直线或曲线,让孩子骑着他可爱、漂亮的童车沿线前进,不能出线。也可以在直线或曲线旁边放些玩具,让孩子不要碰倒玩具。
-
双足交替下楼梯
-
目的:练习身体平衡协调能力。
-
方法:让孩子随同大人上下楼梯,初时身体平衡能力不足,要双足在一级台阶立稳再往下迈步。在练习多次之后,身体平衡能力进步,可以自己扶栏一足踏一阶交替下楼梯大人要在楼梯下方保护,以防万一。注意:孩子刚学会上下楼梯就会很高兴,有时趁大人不在自己推开问学习下楼梯。如果身体一时不稳就会从楼梯上跌倒而摔下来。所以住楼房的家庭要注意门常锁住。
因孩子存在个体差异,以上内容并不能适用所有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