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唱数开始教孩子理解数的概念
-
首先要学会唱数
- 唱数对于孩子来说很容易,因为他们的特点就是机械记忆好,如果你的孩子能唱数至100,也不要沾沾自喜,认为他行,这并不代表他识数。
- 识别数字的方法可以给孩子写出来贴在墙上,按你的计划走,不要贪多,可先认1-10,再认到20、30。前面认识了,后面的就很容易,往往孩子都会泛化,不会泛化的往往在少数。
- 在孩子学会了1-100的唱数顺序之后,可以提高一下目标,让他按要求唱数,如“从30数到45”等,这也可以使孩子理解指令。唱数要注意“9”、“19”、“29”等,因为这是到下一个“十”的转折点。
- 唱数会了,可以再提高目标,按要求倒数。倒数数要注意“100”、“90”、“80”、“70”等,这到下一个“十”的起点。
-
再学会点数
-
注意要点:手、口、眼一致。开始可以是自问自答,如数完问“一共有几个?”“3个”。一定要再让孩子看一遍,即要给他复习一遍,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为什么是“3个”,这就叫“3个”,继而可以先问他有几个。点数从3以内开始,突破以后泛化到5以内,再慢慢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增加到10以内。
- 点数稳定以后,继而指导孩子用目测的方法告诉你是“几个”,但是对于太多就不适用了。比如:一个盘里放“1个”,一个盘里放“3个”,告诉孩子这是1个,这是3个。家长按住孩子的手,不让他手动,只能用眼、口,最初是5以内的目测,最多到20以内,其实到10就可以了。主要让孩子明白的是方法,逐渐地孩子可以不出声只用眼睛和心数,最后说出得数,目的就完全达到了。
- 接着可以让孩子按数取物,就是你说出或写出一个数,让孩子拿出同样多的物品。也可以不拿物品,让他做动作,“拍5下手”、“捶10下桌子”、“踢2下腿”、“拍我的手5下”。
-
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,引导孩子理解数概念
- 结合生活需要,和孩子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,得出物体的总数。如,可以点数豆子、贴画、小饼干,点数完毕后说出来有几个;排队时,请孩子按顺序点数,并说出自己排在第几个。
- 和孩子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,如电话号码、时钟、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。
- 结合日常生活,为孩子提供“按数取物”的机会。如游戏时,请孩子按要求拿出几个球。
- 引导孩子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,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。如天气预报中表示气温的数代表冷热状况;钟表上的数表明时间的早晚等。
因孩子存在个体差异,以上内容并不能适用所有孩子